区块链的三大链

区块链技术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衍生出众多各具特色的区块链项目,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开放程度可以分为共有链、私有链、联盟链;按照应用范围可以分为基础链和行业链;按原创程度可分为原链和分叉链;按独立程度可分为主链、侧链;按层级关系可分为母链、子链。如今最主流的分类方法之一当属按照开放程度划分,即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本期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三大链有什么区别。

1.公有链: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系统发布交易、读取数据、争夺记账权的区块链网络。公有链采用的社区自治管理模式,任何数据的存入或修改都表现出社区成员的智慧和意愿,不会存在被个人或机构掌控数据的情况,因此公有链实现了广泛意义上的完全去中心化

 

 

代表项目:以太坊(ETH)、小蚁(NEO)、EOS、夸克(QKI)、量子(QTUM)等

 

 

2.私有链:写入权限由某个组织或机构控制的区块链项目,所有私有链的参与节点的资格会被严格限制,由于节点的有限和可控,使得私有链具有交易速率快、隐私保护更好、交易成本更低、不易被攻击的特点。因此也备受大型金融机构的青睐。

 

 

代表项目: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3.联盟链:是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的一种区块链项目,由若干个机构企业共同参与创建和维护的区块链项目,每一个机构都对应联盟链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不同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

 

 

代表项目:超级账本(Hyperledger)、企业以太坊联盟(EEA)、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CBRA)R3区块链联盟等

 

 

公有链和私有链(或联盟链)最大的区别在于公有链存在激励机制和发行的加密货币,而私有链(或联盟链)则将单纯的移植了区块链的技术,摒弃了激励机制和加密货币。同时三大区块链网络由于节点数量和属性不同,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三大链的去中心化程度是依次递减,数据存储效率是依次递增的。它们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具体使用何种类型的区块链取决于使用机构或个人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业务需要,无论哪一种链都让区块链技术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大的价值发挥空间。


来源: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