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东部时间2008年10月31日14:10:00,一位署名为Satoshi Nakamoto(中文译为中本聪)的密码学极客在“metzdowd.com(密码朋克)”网站的邮件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
题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文译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比特币白皮书”。
到2021年的10月,距离比特币白皮书发布已经整整过去了13年。在这13年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比特币从小众话题走向全球热点的历程,
也见证了市场上多次牛熊交替的波澜壮阔。虽然至今我们对于比特币白皮书的作者中本聪知之甚少——他是何许人也,
如今又是否健在?“他”是独立的个人还是一个团队或者组织——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怀着敬仰之情去一遍遍翻阅比特币白皮书。
在这里,为了避免给投资者造成误导,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比特币白皮书的发布时间是北美东部时间2008年10月31日,
但是第一枚比特币的诞生要推迟到2009年的1月4日,所以本文中所提到的“比特币13周年”均以白皮书发布时间为基准计算。
在这一小节里,我们重点关注两个指标,宏观层面来看一看比特币的流通市值规模,微观层面则关注比特币持币地址数量的增长情况。
据OKLink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比特币的流通量已经达到1882.75万枚,占到其预定发行总量的89.65%,
参考欧易OKEx平台上比特币的最新报价,当前比特币的流通总市值已经达到7846.9亿美元,而在今年的4月中旬,
更是达到了1.18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成为加密市场上第一个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数字资产。

横向对比来看,在全球资本市场上,2021年6月,美国股市总市值约为41.98万亿美元,全球已开采的黄金的总市值在10万亿美元至11万亿美元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巅峰时期的比特币流通市值计算,已经达到了美国股市规模的2.81%,达到黄金市值的10%以上,
这样的发展速度,对于诞生仅仅13年的比特币来说,堪称世界金融史上的奇迹。
在这13年里,比特币的持币地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9年1月4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台小型服务器上“孤独”的挖出创世区块算起,
到2021年9月29日,比特币链上地址数已经达到8.8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