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货币,这几年最流行的说法其实是“我有一个朋友”。以这句话为开头的故事,每一个都非常传奇。比如有一个朋友,当年花几千块钱买了上千个比特币,但是后来卖掉了,如果留到现在,你知道,那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多亿。还有一个朋友,与某数字货币“相识于微时”,他想不到,一毛钱一个的小玩意儿,一两年间获取了千倍收益,幸运的是,他买了一万个,不幸的是,他当时只掏了一千块钱买了一万个。
即使是近期,也有许多数字货币足以让你暴富。比如11月间的IOTA,在四十天里有十几倍涨幅。还有12月初的MANA,如果你当时购买,拿到现在,那就是15倍涨幅。
当然,就像比特币一样,很少有人真正拿到这样的收益,因为当达到三五倍涨幅时,很多人就已经选择了卖出,并错失了再度上车的机会。至于更多的人,比如我,都在看好但迟疑着不敢出手的过程中,彻底将之错过。
数字货币不是投机工具,炒币其实是在透支未来,我并不赞成跟风。但如果因为某些人的投机,认为数字货币就是骗局就是泡沫,那显然低估了人类文明的走向。
说回以太币,即使以太币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短线会有波动,但未来依然可期。
当年,比特币之所以诞生,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货币超发,民众财富迅速蒸发,比特币以抗通胀投资品的形象出现,数字货币的世界就此开启。2013年,19岁的VitalikButerin首次提出以太币的构想。2014年,以太币的算法及协议落地。
近期,以太坊的创始人巴特林表示,当前的加密货币正在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整个加密货币社区不够成熟,投身这一领域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推动社会变革和单纯炒作之间的区别。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内的所有加密货币社区的人都需要注意,炒作加密货币与对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本质区别,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他可能会彻底退出该领域。
此外,就在2017年年末加密货币总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的时候,巴特林就在推特上表示了自己对虚拟货币真实价值的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对加密货币的真实价值产生怀疑的并不是只有巴特林一人,此前莱特币创始人、比特币网创始人也都纷纷表示了加密货币目前所持有的高风险,并不约而同的对其所持有的加密货币进行了清仓离场。
2017年是加密货币爆发的一年,市场上甚至有“加密货币将成为取代黄金”的声音,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加密货币是可以人为产生的,技术成熟之后甚至于可以大批量生产的虚拟物品,但是黄金之所以成为全球公认的金属货币,主要是因为其不可再生性导致的稀缺性,这一点是虚拟货币不可比拟的。